為全面啟動水專項東江項目2014年立項課題組織實施工作,保證課題研究工作順利開展,項目承擔單位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于2014年11月6日在廣州組織召開了水專項東江項目2014年立項課題啟動會議。會議邀請了中科院生態中心、太湖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環保部華南所、廣東省環保廳、深圳市環科院、遼寧大學環境學院和北京市水科院的7位專家組成咨詢專家組,組長由太湖流域水資源保護局陳荷生教授級高工擔任。項目承擔單位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吳國增全程參加會議并致辭,國家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明良出席會議并就水專項組織實施z新形勢做重要講話。環保部華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廣東省水專項辦、江西省水專項辦、東江項目(課題)承擔單位相關領導,東江項目(課題)負責人及相關子題代表約50余人出席了會議。
“十二五”東江項目堅定不移地推動保好水源的國家水環境戰略,主動積極探索保水源與流域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相融合的理論與方法,力爭在“十一五”項目實施的基礎上建成水源型河流水環境保護的“東江模式”。“十二五”東江項目目前已啟動5個課題,其中3個課題已于2012年啟動并實施,今年立項啟動的2個課題是課題1“東江上游典型集水區水環境風險控制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和課題5“東江流域飲用水源型河流水質安全保障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課題1的目標是形成東江上游典型集水區氮磷和痕量有機污染物水環境風險管理體系與控制技術集成體系并推廣應用,課題5的目標是建立面向水源型河流的水質風險管理與控制技術體系,為保障河流型飲用水源安全提供管理與工程技術支持。
在聽取了課題組織實施進展匯報后,國家水專項管理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明良指出,東江項目實施以來,廣東、江西省水辦給予了項目(課題)實施很大的支持,政府部門與科學研究專家之間形成了合力,協同攻關的態勢已經形成,為下一步項目的實施推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十二五”東江項目應面向飲用水源河流水質安全保障技術體系的建立,加強成果凝練與推廣,在“十二五”水專項重大標志性成果中占一席之地。在“十三五”的頂層設計中,東江項目應緊扣水專項整體頂層設計,明確項目在水專項2個技術體系中的定位,確定思路,提前謀劃,統籌布局,聚焦關鍵技術,凝練標志性成果,進一步加強與地方特別是廣東省與江西省的銜接,加強成果推廣與應用。
z后,王明良副主任對項目組織實施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要求“接地氣”。地方政府的支持是項目成果落地的前提。項目組、課題組需進一步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做到成果落地生根;二是要求“重內控”。進一步完善項目、課題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做好統籌協調;三是要求“出成果”。需進一步重視標志性成果的產出,加強技術創新,用成果產出倒逼組織實施模式轉變,出新品、產成果;四是要求“慎用錢”。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管理和用好科研經費。
課題啟動會后還召開了子課題實施方案咨詢論證會。子課題責任人圍繞研究目標,匯報了各子課題的概況、任務設置、關鍵核心技術、示范工程和考核指標,咨詢專家組對子課題研究目標的可行性、技術研究方案的創新性、示范工程和地方配套保障條件的落實情況進行論證。針對子課題實施方案存在的不足、實施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東江水專項2014年課題啟動會的召開,明晰了實施思路,進一步推動了課題的組織實施工作。下一步,啟動課題將認真梳理專家意見,嚴格按照合同實施,加強經費管理。加強內部制度建設,聚焦、凝練關鍵攻關技術,加快成果產出和推廣應用,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背景下,真正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環境瓶頸問題。